电子政务平台|局电子政务平台|繁體 |登录|注册

青春同筑梦 奋进新征程

2022-04-28 16:42 地环中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青年同事们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够在2022年“五四”青年节,在地质老三故事发生地这个特殊的地方跟大家进行汇报交流。

大队十分重视青年人的成长成才,在我印象中,多次召开与青年成长相关的座谈会和培训班,远一点的如“青年人才成长工程”、近一点的有“三大人才”、“青年职工座谈”等,尤其是近几年从青年人才引进、培养到各项制度的建立,使广大青年人受益匪浅。在此,我代表青年人感谢大队党委对青年人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悉心的培养。

和在场的大多数青年同事相比,我年长几岁,参加工作也已近11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与帮助下,较好主持完成了大小项目五十多个,专业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今天借此机会向大家分享一下工作和学习中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2011年刚来单位时,我分配在工勘院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工程勘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短、、快”。技术人员经常打趣说,业主希望今天签合同,明天下委托书,后天要成果报告。项目负责人多数情况是单兵作战,身兼数职,既要负责现场地质编录,又要安排场内钻机调度,还要及时协调业主等各方,回室内后还要加班加点编制成果报告。作为当时工勘院的第一个研究生,还是有些压力,担心工作做不好让这个高学历的光环成为一种负担。面对这些问题,一方面向前辈请教学习各种技术手段的原理、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另一方面在组织协调等过程中得到了历练。凭着执着认真的态度和谦逊好学的劲头,很快掌握了各类岩土工程勘察业务技能,短短2年就从一个新手迅速成长为了能手。历年来获得宜昌市勘察设计优秀成果奖4项,其中一、二等奖各1项,三等奖2项。

2014年大队加挂了湖北省宜昌地质环境监测保护站的牌子,工勘院也刚取得了地灾勘查设计甲级资质,业务领域也逐渐向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保护方向拓展。当时所邦队长带队赴省地灾中心成功承接了几项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勘察设计项目,我和许汇源主任等技术骨干作为负责人分别承担了这项任务。当时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在于之前从未做过这方面的设计,完全从零开始。我们一方面购买相关专业书籍和规范,逐字逐句研究,另一方面多方搜集资料,特别是向同学、老师搜集类似工程案例,学习别人的设计理念和图纸细节,还向林老总等前辈请教,从灾害的勘查到稳定性计算,再到设计方案的确定,一步步摸索出来,项目设计成果成功通过了原国土资源部的专家组审查。在一个个项目历练中,技术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2018年及2019连续2年参加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技能竞赛均取得个人前十名的绩,并获得湖北省地质局技术能手称号。

2016年国土资源厅和省地质局联合下文之后工勘院开始作为承担履行地质环境保护公益性职能的主体单位,为地方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技术支撑。从成为地质灾害协管员的第一天起,就进入了紧张的工作状态,手机常年24小时待命,无论清晨深夜,接到灾险情通知时,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不顾风吹雨打,无畏山高崖陡,白天开展应急处置,晚上编制调查报告,常常工作到凌晨节假日也坚持战斗在巡排查和值班一线。以高度的专业性和敬业精神,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有效保障了受威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十三五期间,个人先后参与了2016“98+”特大汛情、2017年秋汛、2020年超长梅雨期等极端天气的防汛灾,在一线成功处置100余起灾险情,审核应急调查报告近千份,成功预警地质灾害9处,避免490人伤亡,保护财产1.88亿元

2019年地环中心与工勘院分立之后,大队提出了保护站“五强”建设目标。我个人的工作角色也从项目负责转向了技术管理者。在不断提升个人水平的同时,还注重单位技术队伍的成长,特别是地环中心的绝大多数技术人员都是2019年及之后的新生力量。因此,对单位的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挑选技术骨干担任各驻点县市区的协管员组长,从人员配备上保证了事业职能的顺利履行。牵头编制了地灾网格化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明确了应急处置的流程工作职责和要求,规范了应急报告编制内容。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培训,从方面强化了技术人员的能力。地环中心逐步成长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支撑的主力军。宜昌市及神农架林区主管部门先后发来了感谢信,还授予了“地质铁军国土卫士”的锦旗。

工作以来个人多次获得青年岗位标兵质量工作先进个人,包括近期大队的“杰出青年”等荣誉。如聂队长在“最美地质人”事迹宣讲时所言,这些荣誉不仅是领导和同志们对于我为地质事业所做的有限贡献的充分肯定,这一道道光环更像是一根根皮鞭,是对我今后人生道路的鼓励和鞭策。

青年人的成长成才从自身努力的角度,结合这些年的工作感悟,我认为可从以下三点进行提升。

第一个是勤学善思,做本领高强的表率。扎实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履职尽责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首先是要结合实际学。青年同事们学历都比较高,但当前地质工作正处于调整的重大转折时期,新技术方法的应用,学科交叉逐渐增多,面临的项目类型很多都是之前没有做过的,因此加强学习,将理论和实际进行结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二就是要创新思路学。我认为学习不要局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到,“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跳出舒适区,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少刷一会抖音,少浏览几个微博,从点滴开始做起。在空间上,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进行学习现在的新媒体比较发达,大家同学、师长资源也比较丰富,不要仅仅拘泥于本专业学习,其他行业和技术都可以涉猎,既要有一个专家的深度,也要有一个杂家的广度。

第二个是善作善成,做敢于担当的表率。首先是要把难题变成课题。碰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总是要抱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心态,积极去想方设法去解决。青年人应该把困扰单位发展的难题和问题,变成以后工作的亮点和闪光点。第二点就是要把想法变成办法。以地灾应急为例,如何在保证技术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快查明地质灾害体的地质结构和环境条件,为应急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通过网络自学、请教高校老师等方式掌握无人机相关技术并于2018年成功在地环中心推广,全体技术人员都能熟练掌握无人机操作及后续成果处理的技术,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安全风险

第三个是务实重行,做守正创新的表率。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的前列。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庞局长也曾经说过,地质人有“李四光精神”、“三光荣传统”,我们除了讲能吃苦,能奋斗,能奉献以外,更重要还是讲我们能创造,我们能创新。

所有过往,皆是序章。面对未来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名青年地质工作者地质事业的传承人,作为十四五及中长期发展的参与者,在这里号召各位青年朋友继续发扬团结拼搏、务实争先七队精神,自觉把个人成长成才、职业发展规划和推动地质工作创新转型融入新发展格局之中,以实际行动共筑地质工作高质量发展之梦,在奋进“双一流”目标的进程中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相关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