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追光人11】我们都是追光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期总会有一些熠熠生辉的精神之光,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诸如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的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等,这些精神在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地质系统,也有一种精神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激励着无数地质人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寻找宝藏,他们翻山越岭、卧冰踏雪、风餐露宿为新中国的建设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这种精神就是“李四光精神”。 “李四光精神” 之所以能成为地质人心里的一座灯塔,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地质人不懈奋斗,努力成为追光者,就是因为在李四光先生所体现出的爱国、创新、求是、奉献、协同的情怀和优良品质。
爱国,是李四光精神的核心。他一生始终实践着“地质工作急国家之所需,研究成果服务社会,将党和人民的需要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的爱国主义品质。李四光先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祖国,将自己的才华和心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土地。他的每一项研究,每一次探索,都饱含着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他用行动向世人诠释了“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这句话。对于我所在的湖北地质局地质八队而言,也时刻被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所激励着。从1957年建队以来(当时为483地质队),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在属地化改革以后,无论条件如何艰苦都能够迎艰克难,披荆斩棘,充分发挥地质行业“三光荣”精神,为国家找好矿、找大矿,诸如:荆襄磷矿、保康磷矿、枣阳金红石矿、神农架铅锌矿、十堰地区绿松石及稀土矿等,为湖北省的地质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部授予“地质找矿重大贡献单位”和“地质找矿功勋单位”。
创新,是李四光精神的灵魂。李四光先生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领域,大胆提出新的观点,为地质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他的创新精神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固步自封,要勇于探索未知。作为新时代的地质人,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更需要我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积极拥抱新技术、新方法,从利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到开发智能化的地质数据分析系统,从探索新的成矿理论到创新地质灾害监测手段,都需要创新精神的引领,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中披荆斩棘,不断开创地质工作的新局面。
求实,是李四光先生一直秉持的态度。他深入实地考察,收集大量的数据,以严谨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研究课题。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也需要这种求实精神,培养我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就要求我们在野外地质调查中,要认真记录每一个数据,不放过任何一个地质细节;在室内研究中,要严格按照科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论证。只有以这种求实精神为基石,才能提供准确可靠的地质资料,为本单位和上级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奉献精神在李四光先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地质事业,为国家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质八队成立以来,地质工作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部署和省地质局工作安排,不断深化改革,拓展服务,构建了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相结合的地质工作体系,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不断增强。此外,我队工作还紧紧围绕工程勘察、地质灾害防治、水土污染防治、矿山恢复治理等方面主动作为,在越来越广的领域为人民群众和社会主体提供服务,为地方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展现了地质人的奉献精神。
协同与育人也是李四光精神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李四光先生注重团队合作,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地质人才。在当今社会,没有哪一项事业是可以靠单打独斗完成的,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需要与他人协同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形成合力,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同时,我们也应该像李四光先生一样,积极地去影响和培养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为地质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在新时代,我们要将“追光”的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传承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理念,让这束光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继续大力弘扬地质人秉承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第六地质队回信中的指示精神,抓住‘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契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湖北地质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为湖北省李四光研究会“我们都是追光人”征文活动优秀奖作品)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