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平台|局电子政务平台|繁體 |登录|注册

【襄阳日报】矿山披新绿:枣阳打响生态修复攻坚战

2025-08-13 09:34 襄阳日报
  • 枣阳打响生态修复攻坚战.png

矿山披新绿

枣阳打响生态修复攻坚战

8月6日,在枣阳市刘升镇与兴隆镇交界处的杨老湾村,一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现场,机器轰鸣,挖掘机与铲车协同作业,正进行坡面整形和格宾石笼挡土墙施工。

这片曾经伤痕累累的土地,如今修复进度已达六成。“今年年底,这里将以生态修复示范点的崭新面貌重生。”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简称地质八大队)枣阳片区项目负责人韩彬信心十足地向记者介绍66号图斑修复进展情况。

作为国家级重点项目“湖北省汉江中游水源涵养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的关键子项目,枣阳片区治理工程覆盖核查认定的77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总面积约221.17公顷。该项目自启动以来,相关部门高效推进,目前整体工程已完成60%。除植被种植外,其余工程均计划于今年年底完工。这77个图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包括生态重建、转型利用以及辅助再生。

该项目启动前,枣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简称枣阳市自规局)已高效完成可行性研究、立项批复、勘察设计、财政评审、招投标及技术交底等全链条准备工作。4月底至5月中旬,枣阳市政府、枣阳市自规局密集召开项目开工动员会、设计技术交底暨答疑会、项目建设推进会,环环相扣,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对治理点位分散、任务繁重的挑战,枣阳市自规局创新建立制度体系:日报告制度,确保问题“不过夜”;周例会制度,严控工程质量、安全与进度;月通报制度,向参建各方及乡镇政府透明公开项目整体进展、问题化解等情况;一套项目资料,编制《项目资料汇编》和宣传册,下发至基层,扫清政策盲区。

“这套制度如同项目的骨架,支撑着整个工程规范高效运转。”枣阳市自规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涛说。

修复区域大多地处偏远,施工常面临无路可通的困境。“我们为每个图斑修建施工道路,确保机械进场,并严格按图施工,确保质量。”韩彬介绍道。

对于工程中出现的矛盾纠纷,枣阳市自规局组建专班,深入杨老湾村等村组,通过面对面政策宣讲,让村民真切理解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

安全监管贯穿始终。枣阳市自规局严格落实矿山生态修复安全施工制度,开展不定期巡查监管,对土石料利用、工程边界划定等关键环节建立防控机制,严肃查处违规行为,确保工程在阳光下推进。同时,为每个图斑建立翔实的“一矿一册”档案,包括施工图纸、修复前后对比影像、巡查记录等,完整记录生态蜕变历程。

当前,地质八大队项目组正全力冲刺,力争2025年底完成全部主体修复工程,后期将开展植被绿化。当机械的轰鸣声被草木生长的声音取代,这77处“大地伤疤”将重焕生机,成为守护汉江之畔的绵延绿屏。(丁涛 王晶晶 刘小莉)

相关附件:

 已阅 0  打印   关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