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缕缕银丝绽放新芳华
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长虹北路退休三支部获评省级“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
全媒体记者 丁涛 通讯员 刘小莉
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长虹北路退休三支部(简称三支部)自组建以来,在局、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为抓手,团结带领离退休党员干部发挥余热,离岗不离党、退休不褪色,为第八地质大队转型发展和文明单位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三支部被评为省级“六好”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
强基固魂,提升红色堡垒战斗力
4月9日,记者走进三支部党员活动中心,翻看党员活动记录本,参观党员活动文化墙,一幅幅活动图片让人不自觉地竖起大拇指。“大队党委十分注重三支部的阵地建设,拿出专门的场所,建党员活动中心,配备专门的功能室,改造文化小广场,为支部开展各项活动提供支撑。”三支部党支部书记周尚轶介绍。
“3月7日上午召开支部组织生活会,大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肯定了成绩,又指出了不足之处,还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这是三支部坚持“三会一课”的缩影。
2023年7月第八地质大队长虹北路退休三支部按期换届组建,把在群众中有威望、能传播正能量的老党员吸收到支委中,形成了群众有事找党员、有事找支部,以离退休党员为主体协助社区管理和单位管理的综合治理体系,充分发挥了“大队—离退休支部—老同志”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支部始终把抓好老党员政治学习、理论武装作为“第一要务”。两年来,根据老党员实际需求,创新理论学习方式,多形式搭建活动载体,增强活动实效,共组织各种学习教育活动30余次,参与人数200余人次,通过面对面、电话或微信谈心谈话百余人次,通过微信群转发及邮寄学习资料150余份。
三支部还引导离退休老同志们追求健康向上、情趣高雅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老年大学教学,丰富和充实自身晚年生活,老同志们极大提高了其幸福感和满足感,提升了红色堡垒战斗力。
离退不休,发光发热当先锋
“彭医生,上次你让我换药吃,现在情况好多了。”身患多种老年病的贺永林紧紧拉着老党员彭家明的手感激地说。
今年73岁的彭家明是退休后继续发光发热当先锋的典范。退休前他是该大队医务所所长,医术精湛,在群众中具有很高威望。退休后,他利用医术专长,通过走访、电话等方式与离退休人员和职工等建立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身体状况,为特殊人群建立健康档案,成为老同志们的贴心人。
三支部还充分利用彭家明之长,把养老健康知识作为重点微党课,不定期开展专业健康知识讲座,为老同志普及卫生保健和养生知识,帮助老年同志排查自身隐患,提高身体素质,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去年10月,地矿天地小区6号楼,两户居民因楼上楼下隔音问题发生多次矛盾,支部委员彭家明和党员喻金田走进他们家中,耐心细致做思想工作,打开两家人心结,邻里和睦如初。
三支部充分利用离退休党员活动室,发挥活动阵地优势,组织离退休老党员组成“和事佬”调解队,发挥他们情况熟、环境熟、人员熟的优势,实现把矛盾化解在初始、消灭在源头,为单位开展地质工作护航,为职工后方队伍稳定作出积极贡献。今年2月,历时一年之久的大队职工遗属与再婚家庭子女的家庭纠纷,在三支部党员师利民一番努力下,成功化解。
坚守初心,温暖他人“夕阳”分外红
“张师傅,咱们年纪都大了,做完饭一定要记得关燃气呀。”4月9日,三支部的党员志愿者,开始新一轮敲门行动,开展“正确使用燃气具,防一氧化碳中毒”义务宣传。
两年来,三支部持之以恒开展亮身份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积极参加“感党恩、践初心、暖人心”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创建文明城市义务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把辛劳留给自己,把温暖送给大家。
两年来,三支部爱好文艺的党员志愿者,用自己学习舞蹈、器乐(钢琴)、声乐、朗诵的成果,自编自演的节目,积极参加大队、社区组织的各项演出,为职工、居民奉献精美的文化大餐。
三支部还务实加强重点人群帮扶,建立了关注独居、双居老人等弱势群体帮扶的长效工作机制。两年来,三支部组织党员志愿者坚持每周上门看望或电话慰问困难党员,高龄职工及去世职工遗属,长期重病、卧床及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及去世职工遗属2—3家,积极协助离退科为患重病和生活较困难的党员群众家庭申请困难补助20余人次,为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送去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三支部这群可爱又可敬的老人,退休不褪色。他们无私奉献,勇于担当,为民服务初心不改,永葆共产党员本色,闪耀着一抹最美的“夕阳红”。
相关附件: